大灣區絲路文化發展諮詢顧問有限公司

大灣區絲路文化發展諮詢顧問有限公司 大灣區絲路文化發展諮詢顧問有限公司 大灣區絲路文化發展諮詢顧問有限公司En 大灣區絲路文化發展諮詢顧問有限公司Ar
大灣區絲路文化發展諮詢顧問有限公司
大灣區絲路文化發展諮詢顧問有限公司

大灣區絲路文化發展諮詢顧問有限公司

專題 首頁>專題>詳情

“演员”阿訇"

發佈時間:2025-02-21流覽量:1535

盛情难却。2019年夏天,我如邀参加朋友为纪念已故母亲的乜帖活动,朋友请了几坊阿訇乡老,宰牛宰羊、炸油香,事办的蛮大。约定时间快到了,外坊阿訇和客人们相继到齐,并陆续入座。

 

       我是第一次来这里,半开放式的建筑,类似一座礼堂。朋友介绍,这是专门为本坊回民办红白事准备的宴会厅。此刻,厅内几十张桌都已座无虚席,朋友把我带到大厅中央留给阿訇的圆桌旁落座。

 

      不多时,本坊阿訇到了,看上去年龄五十开外,满脸锈色显得格外老成。接下来,这位阿訇别开生面的入场,着实让我大开眼界。阿訇不是径直走向中央的阿訇桌,而是左右顾盼,像领导视察,又像演员答谢。头微微下低前倾,两臂半举,不停向两侧拱手示意,头部转动不大,但眼睛却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或许见到了当地某位名流或是领导,阿訇突然停住,两手摊开腰背后仰假作惊讶状,频频点头致意。看得我后背发凉,旁边的阿訇们也在小声议论。

 

       我虽与这位阿訇初次见面,但第一感觉是,这位小坊上的阿訇真把自己当大人物了。他这种做派,不知是亲和还是谄媚?是表现阿訇的尊贵,还是在破坏人们心目中阿訇的形象?因为就这样的入场而言,倘若换个场所,人们很难想到这位入场者竟然是阿訇,没搞错吧?

 

      阿訇并不急于入座,而是四下搜寻,全大厅的人都把目光投在他身上,不解地看着他,不一会他找来一个小方凳,替换掉桌前的小圆凳,一面声音不小的说:念古兰要跪经,一面双腿跪于小木凳上。围坐桌前的阿訇们面面相觑,尴尬不已,厅里安静如初,大家都在静静地注视着阿訇当众表演。我并没有感觉尴尬,心里琢磨,现在当个阿訇真不容易,满脑子都是怎么谄媚权贵,抬高自己,贬低他人,表演虔诚

 

      阿訇跪定,经声响起,大厅里鸦雀无声。参加过乜帖的回民大众,虽然听不懂阿訇念什么,但还是懂得听经时务必恭敬和缄默。古兰十八短章,阿訇抑扬顿挫念的非常卖力。事后才得知,阿訇本是某经毕业生,想必古兰诵读的专业课,没少学过,发音和诵读肯定过关。然而,阿訇却念的一口陈腔老调,甚至该发半个音节的静符,为了炫耀声韵,居然拉长四五个音节,这在正规学过阿拉伯语,接受过泰智威德教育的人看来是不可原谅的错误。幸亏我是后来才知道他的学历,否则当我见他闭着双目,晃着脑袋,陶醉在自己依附旧陋音调而故意错念古兰时,会不会当面质问他?别说,我刚正不阿的性格,年轻时还真没准。

 

      按照当地习俗,阿訇开经了,本家和亲属便把一包包乜帖送到阿訇跟前,成堆的钞票放在高诵天经的阿訇眼前,庸俗拉垮神圣,显得极不协调。一面是号称搭救亡灵自诩圣职的诵念,一面又伴有经钱交换之嫌疑。我越发不理解他的所为,难道这不是对古兰更大的不敬吗?我瞥了一眼这位阿訇,他佝偻的跪姿,怎么看都不像是在尊重古兰,倒像是不雅的吃相。

 

      亲友们一次次的送乜帖,阿訇一遍遍的诵念,大厅里的客人们也是一次次的捧手接杜阿。最后一遍终于念完了,没等大家反应过来,阿訇几乎是声嘶力竭的吼了一声:好了,上席!

 

      顿时,大厅沸腾起来,亲朋好友的喧哗声,桌椅板凳的挪动声,碗筷碟子的碰击声,服务人员的走动吆喝声不绝于耳。被西北老回回尊为阿麦利(善功)的念经仪式,朋友耗资几万元的乜帖活动,最核心的内容就这么演变成了一个吃!

 

      席间,阿訇滔滔不绝,大谈他上一任在某地当阿訇12年,平均每天5家过乜帖,而到了这里几天都没有一家过乜帖的,言语间充溢着抱怨。阿訇可谓八面玲珑,细致招呼每位阿訇,轮番给大家布菜。我则不愿理他,思索着5乘以365再乘以12等于多少?计算着通过阿訇的带领他给上一任坊上消耗掉多少财富,他又给那一坊穆斯林带去了多少裨益?最后我把他布到碟子里的菜全部剩下。我是一个有性格的人。

 

      事后,我对朋友说,这样的场合全村几百人都到齐了,大众渴望了解教义知识,多好的宣教机会。阿訇念多少无人听懂,为什么不安排阿訇讲一讲?哪怕是讲一段古兰或带领大家念一遍清真言也好。活人接受到信仰教育,亲人们虔诚的祈祷,亡人才可获益。朋友无奈的说:我跟阿訇说了,他从来就没讲过,但也未置可否。你没见他刚念完就迫不及待的宣布开席嘛,他就是怕我提出来请哪位阿訇讲一讲呗。整天吃油香的他,咋不长好心眼呢!朋友愤愤地说。

 

      远道而来的阿訇乡老们被请到朋友家中喝茶,对这样耗资不菲却意义不大的过乜帖大家颇有微言,对阿訇的做作和不负责任更多反感。朋友介绍说:阿訇非常势力,他不会在意我们这些普通乡老的意见,他的眼光是往上看的,谁对他的去留和前途有用,他才会听谁的。忧愁教门发展的乡老看不惯他,而不懂教门的群众却喜欢他,原因是他能说会道,服务到位,都夸赞他见人哈腰,双手接乜帖,表现非常谦恭。哎!他亏欠回民和教门的太多了,看他后世怎么向主交代吧!

 

      我默默的坐在一旁,心情沉重,一语未发。阿訇的演技惊艳了我,而阿訇的心术和城府又不外是某些阿訇的生存之道,攀附权贵,眼盯富人,只顾个人得势得利,至于教门利益和教众疏离则漠不关心。神职人员的背叛是对这个宗教最大的祸害!

 

      回来的路上,我独自一人开着车,心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我本是阿訇,深知阿訇尤其小坊阿訇之不易,对阿訇有一种本能的关爱与尊重,对坚守教门一线致力于办学办教门的阿訇兄弟们,更是敬佩有加。但是我也深层了解这一群体中某些整日读讲主圣经典之人本质的阴暗与缺憾。

 

       草就此文,只为鞭策那些心无敬畏只想取宠于人的糊涂阿訇,顿雅是浅的,神职不容亵渎。与成千上万好阿訇相比,本文所述只是一个特例,希望不要影响我们对整个阿訇群体的认知、关爱与尊重。

 

      阿訇是穆斯林民族的脊梁,承载着重托。在中国,阿訇学者确实如此重要,尤其是现代!